传统手术中,术后疼痛、漫长恢复期及气管插管引发的并发症,长期困扰患者。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无管微创技术应运而生,以“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为核心优势,为患者带来全新诊疗体验。
2025年3月23日,《无管微创技术卫生技术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举行,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正式发布我国首份无管微创技术系统性评估报告,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社会性四大维度科学论证该技术的临床价值,为技术的全国推广、惠及更多百姓提供了权威依据。
会上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陈英耀教授,北京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医院领导、多学科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29家无管联盟单位的50余位专家共同参会,热议技术前景。
权威定调:科学数据验证技术优势
报告基于全国20余家医疗机构、766例手术的临床研究,覆盖肺癌切除、肺结节切除、气管肿瘤切除、手汗症手术等领域。
研究显示,无管技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痛苦、提升手术安全性、减少医疗支出。陈英耀教授指出:“该技术打破了传统手术的局限,标志着微创领域的重要突破。”
疗效升级:术后恢复提速 生活质量跃升
相比传统手术,无管技术大幅缩短治疗周期,真正实现了小创伤、大疗效。报告中的研究数据显示:
01术后住院时间缩短22%
02首次下床时间提前32%
03手术时长缩减近20%
“患者术后当天即可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发的血栓、感染等风险。”项目组专家强调。
安全突破:并发症锐减 舒适度攀升
术后喉咙痛、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传统手术的常见痛点。无管技术通过“免气管插管、免引流管”的创新,将并发症发生率从54.5%降至28.3%,尤其在气道损伤、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环节表现突出。临床案例显示,患者术后舒适度提升超60%,麻醉苏醒时间同步缩短。
经济减负:诊疗成本下降 患者意愿提升
医疗费用是患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报告指出,无管技术可节省住院总费用1941元/例,手术费用降低398元/例。
此外,住院周期缩短与并发症减少,进一步降低了护理及后续治疗成本。调查显示,87%的患者更倾向选择无管手术,主要原因包括“疼痛轻、恢复快、经济压力小”。这也侧面反映了无管技术的显著优势和良好口碑。
展望未来:技术普惠民生 健康中国加速
此次《评估报告》的发布,为无管微创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奠定基础,今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将通过“精准微创、高效康复”的诊疗服务,实现科技惠民目标,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进行系统化的卫生技术评估对于创新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无管技术聚焦关键领域突破,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立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评估机制,一方面惠及更多老百姓,另一方面推动无管技术获得世界认可,真正让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北京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
希望继续强化无管技术标准与培训体系,深化多学科协作与数据支撑,不断扩大社会认知与传播力度,推动技术迭代,让更多患者在治疗选择中受益。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锦坤
无管技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实现了从“中国创新”到“全球推广”的跨越。未来要加速推进无管技术向多学科领域的应用,让无管技术真正成为现代外科领域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坚实后盾。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
无管技术通过降低医源性介入损伤风险,有效提升了医疗安全质量。第三方权威评估报告的发布,为这项新型医疗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决策支持,建设标准和评审体系的出台,有利于该技术逐步拓展至泛外科领域。